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开发 > 正文

上海:新冠第二波感染高峰渐落 多家医疗机构发热病例下降近半 世界热讯

来源:大河报网 时间:2023-06-16 09:36:45

中国疾控统计显示,综合全国监测数据,今年2月至4月上旬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局部零星散发,4月下旬开始逐步上升,5月下旬上升趋势减缓,目前呈下降趋势。记者近日从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、哨点诊室了解到,自两周前本市第二波感染高峰渐渐回落,目前下降幅度约为50%。第二波感染有哪些特点?接下来病毒波峰趋势如何?市民应如何防护?

从高峰回落,但基数仍高

上海自4月开始,新冠阳性感染者有所增加,直至两周前逐渐回落。目前,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发热病例相比高峰时下降40%至50%。以中山医院为例,两周前发热门诊日均诊治约400人,目前不足200人,其中新冠阳性感染者占多数。“高峰回落,但这一波还不能说完全结束。”专家解释,4月时,首阳患者占比多,目前是二阳患者占比比首阳多,尽管出现明显降幅,但发热门诊问诊基数仍然比2月、3月高。


(资料图)

第二轮感染有哪些特点?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说,症状重的大多是首阳患者,二阳患者症状明显较轻,有的甚至没有发热或发一天热就好了。故此第二轮感染重症率大大降低,重症监护资源启用不多。不少二阳患者选择居家,没有来医院就诊。

专家介绍:“去年国际文献透露,新冠二阳发生率在3%-30%,从目前观察到的周围小样本来看,感染没有超出这一文献报道的范围,市民无须焦虑和紧张。”

资源可及,提倡抗病毒药物

针对新冠病毒,医学界目前流行“混合免疫力”的说法,即“接种疫苗+自然感染免疫”。胡必杰表示,随着人类对新冠病毒认知进一步增加,更提倡普通人群回归正常生活,没有必要只为防病毒而捂得严严实实。

提倡感染后应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,是理念更新的“重要知识点”。相比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,目前医疗资源更可及、抗病毒用药选择种类更多,人群应用范围也可以适度划得更大。具体来说,去年冬天和今春疫情暴发期间,对于多数感染者,提倡居家避免资源挤兑;而今建议非高龄老人或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普通人群,如果发热、咳嗽症状持续多天,也需及时就医,应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早期干预。另外,随着时间推移,新冠感染还会出现波峰。专家预判,总体来说感染一波比一波轻。但论及个体,多次感染对人体的累积损伤,比单次感染可能会更明显,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可减少身体多个组织器官因感染产生的损伤。

胡必杰以流感为例,20年前流感特效药“达菲”(学名:奥司他韦)刚问世,由于资源不可及,不建议常规应用;随着资源持续推广普及,而今一检测出流感立刻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阻断病毒复制,已成为大众共识。

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,以及严重糖尿病、肿瘤化疗、全身脏器损伤等脆弱人群,专家建议,感染波峰期间还应多加防范。家人如有感染,也提倡适当隔离,保持警惕不要“轻敌”。

文/顾泳

来源:解放日报 编辑:牛中振

标签:

最新新闻:

新闻放送
Top